歡迎使用谷歌衛星地圖。
強鎮出蘇州:2023鎮域經濟500強蘇州47鎮上榜位列全國第一
8月22日,賽迪工業和信息化研究院(集團)四川有限公司與賽迪顧問聯合發布“2023鎮域經濟500強暨西部50強”。賽迪研究顯示,榜單中500億元級別建制鎮有17個,200億元級別建制鎮有85個,也就是說,“百強”鎮的入圍門檻其GDP至少在200億元。
從區域分布看,500強鎮中,東部地區領先優勢明顯,特別是江蘇省、浙江省、廣東省表現尤為突出,分別占137席、86席和81席;在百強鎮中,江蘇省、廣東省、浙江省分別占37席、33席和10席。
榜單顯示,“強鎮出蘇州”是不爭的事實,不僅榜單第一名是蘇州昆山的玉山鎮,且此次蘇州共有47鎮上榜500強,占據榜單近一成比例。在江蘇省范圍內,蘇州上榜數量占1/3強,處于遙遙領先位置。
蘇州大市范圍內,建制鎮的數量是51個,92%的鎮進入全國500強的榜單,實力“均衡”得難以想象。
蘇州鎮域經濟的實力到底有多強?
“群狼逐鹿”
蘇州共有十大區市板塊,分別是姑蘇區(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區)、蘇州工業園區、虎丘區(蘇州高新區)、相城區、吳中區、吳江區、太倉市、昆山市、常熟市和張家港市。其中姑蘇區和蘇州工業園區沒有建制鎮,因此它們進入榜單的鎮數量是0。
剩下來的8個區市合計有51個建制鎮,分別是:虎丘區2個、相城區4個、吳中區7個、吳江區7個、太倉市6個、昆山市10個、常熟市7個、張家港市7個。
其中虎丘區、相城區、吳江區、太倉市、昆山市和張家港市“全員入選”,全部位列500強榜單。
這是蘇州經濟結構的一個重要特征:均衡。蘇州的十大板塊被媒體戲稱為“十只虎”,因為個個“都能打”,不僅有百強縣年年霸榜第一的昆山市,還有國家級經開區綜合考評中實現七連冠蘇州工業園區,張家港、常熟、太倉三市位列全國百強縣前十,吳江區一個鎮誕生了2家世界500強企業。
“頭重腳輕”
從蘇州入選建制鎮在榜單中的分布情況來看,呈現“頭重腳輕”的特征,即蘇州入榜的鎮排名基本都很靠前,越往“頭部”走,來自蘇州的鎮越密集。而在榜單的后250名,則顯得密度“稀薄”,后100名更是只有2個鎮入圍。
前50名中蘇州上榜的鎮數量上和后250名中蘇州上榜的鎮,都是12個。即便是后300名,蘇州上榜鎮的數量也只有17個。
玉山鎮榮膺500強榜單第1名,是當之無愧的“中國最強鎮”。這不是玉山鎮第一次“封神”,在《中國鄉鎮綜合競爭力報告》《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鎮域經濟500強》這些鎮域級別的排名榜單中,自2006年以來,玉山就成了各大榜單榜首常客。玉山也是全國4個GDP過千億的鎮之一。
緊隨玉山其后的張家港楊舍、錦豐二鎮,在榜單上名列第4、8位。它們也是蘇州進入前十強的3個鎮。其中錦豐鎮擁有世界500強企業江蘇沙鋼集團。
吳江區的盛澤鎮和昆山市的花橋鎮分別位列榜單的第13、14位。盛澤鎮歷史上以“日出萬匹、衣被天下”聞名于世,有“綢都”的美稱,這里有發達的民營經濟,其中誕生了2家世界500強企業,它們是恒力集團和盛虹集團。而花橋鎮則地處蘇滬交界處,有“江蘇東大門,蘇滬大陸橋”之稱。
在榜單前50的鎮中,蘇州12個鎮密集“扎堆”,除玉山等5鎮之外,還有進入前20的同里(18位),及周市、黎里、張浦、木瀆、千燈、巴城6個鎮。在榜單前50強中的蘇州12鎮中,昆山占了“半壁江山”,分別是玉山、花橋、周市、張浦、千燈、巴城。
51-100強中,蘇州有黃埭、浮橋、南豐、城廂、滸墅關、陸家、胥口、甪直8個鎮。101-200強中,蘇州有沙溪、塘橋、平望、海虞、古里、梅里、鳳凰、震澤、淀山湖、瀏河10個鎮。蘇州進入前250強的還有渭塘、辛莊、尚湖、七都、錦溪5個鎮。
251-400強中,蘇州只有10個鎮入榜,分別是臨湖、陽澄湖、通安、桃源、望亭、支塘、雙鳳、璜涇、沙家浜、樂余。而401-500強中,蘇州只有大新、周莊二鎮。值得一提的是周莊鎮,此次排名第483位,實屬難能可貴。
周莊有“中國第一水鄉”之譽,是國家首批5A級景區,也是江南六大古鎮之一,于2003年被評為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周莊歷史悠久,是典型的江南水鄉風貌,有獨特的人文景觀,是中國水鄉文化和吳地漢文化的瑰寶。然而“欲戴皇冠,必承其重”,周莊的經濟發展、產業振興,并不能像其他鎮域那樣大開大合,在守護古鎮空間、涵養水鄉生態的前提下,可以用來開發建設的土地極為有限,可以允許發展的產業同樣受限。如果說其他鄉鎮的產業發展做的是“問答題”或“論述題”,那么周莊做的只能算“填空題”。在這樣的局限之下,周莊得以躋身500強之列,可以說是交出了一份高質量的經濟“答卷”。
“遺珠”無憾
在此次500強榜單中,蘇州只有4個鎮“落榜”。它們雖是500強的“遺珠”,卻完全可以“無憾”。甚至,包括周莊在內,它們的存在表明了蘇州從來不是為了經濟發展而犧牲或放棄掉其他一些“東西”,包括農業“紅線”、生態環境、歷史遺產和傳統文化,沒有“棄子”。
在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之間,蘇州能夠實現“均衡”發展;在傳統和創新之間、發展和保護之間、生態和開發,蘇州能夠找到“平衡”,協調融合。
這是蘇州的可貴之處。
比如“落榜生”中的常熟董浜,打開衛星實景地圖,會發現它的鎮域范圍內遍布白色條狀色塊,放大后才發現那是一大片的蔬菜大棚,就好像到了山東壽光。那里確實是蘇州的“壽光”,蘇州人的“菜籃子”。董浜是蘇州市規模最大的蔬菜種植基地,蔬菜種植面積3.8萬畝,以葉菜、瓜類、茄果種植為主,年產量超20萬噸,2020年獲評江蘇省綠色優質農產品基地。
再比如吳中區的光福、東山、金庭三鎮,它們是蘇州太湖國家旅游度假區的3個建制鎮,金庭、東山是深入太湖的島和半島,光福則是省級歷史文化古鎮、全國環境優美鄉鎮,也是蘇繡的發源地之一,擁有紅木家具、木雕、核雕、玉雕等多種工藝美術門類和手工藝者群體。
對光福、東山、金庭三鎮而言,生態保護始終是頭等大事,在這前置條件下如何發展經濟,是一個宏大而復雜的課題。在不對等的條件之下,把它們和其他鎮域進行比較顯然有失公平。然而即便如此,它們的經濟社會發展、產業升級進化也是可圈可點的,比如東山鎮就誕生了進入中國民營經濟百強榜的上市企業東山精密,金庭則把自己打造成了全國首個自動駕駛生態示范島,包括無人零售車、物流車、安防車、清掃車、漫游車等多種生態小車深度參與其中,全國最長的單條智能網聯道路就在這里。而光福則在鎮域東部打造了一個占地7.5平方公里的太湖科技產業園,積極對接融入太湖科學城,成為光福乃至整個太湖度假區的重要發展支撐。
日期:2023-8-23 14:45:49 | 分類:地圖資訊 | 評論:0 | 瀏覽:
- 相關文章:
鄭州連續5年跳出全國“堵城”前20,你感覺到了沒? (2023-8-23 14:34:8)
江蘇氣象發布江蘇七夕約會地圖,雨什么時候停? (2023-8-23 14:15:21)
江西各市景點分布大全! (2023-8-23 14:7:22)
承德有序開展第三次全國土壤普查 (2023-8-22 14:53:17)
牙買加到底有多開放?被稱為“無父之國”,私生率高達80%以上 (2023-8-22 14:36:55)
? 2016-2025 豫ICP備16006179號-33 power by MuGong 谷歌衛星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