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使用谷歌衛星地圖。
延安市市情市貌(事業單位、社區考試必備)
自然狀況
地理狀況
延安位于陜西省北部,地處黃河中游,介于北緯35°21′~37°31′,東經107°41′~110°31′之間,黃土高原的中南地區,西安以北371公里。北連榆林,南接關中咸陽、銅川、渭南三市,東隔黃河與山西臨汾、呂梁相望,西鄰甘肅慶陽。全市總面積3.7萬平方公里。屬內陸干旱半干旱氣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晝夜溫差大、年均無霜期170天,年均氣溫7.7℃~10.6℃,年均日照數2300~2700小時,年均降水量500毫米左右。
地形地貌
延安位于黃河中游,屬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延安地貌以黃土高原、丘陵為主。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平均海拔1200米左右。北部的白于山海拔1600~1800米,最高點在吳旗縣五谷城鄉的白于山頂,海拔1809.8米;最低點在宜川縣集義鄉猴兒川,海拔388.8米,相對高差1421米。北部以黃土梁峁、溝壑為主,占全區總面積72%;南部以黃土塬溝壑為主,占總面積19%;全區石質山地占總面積9%。西部子午嶺,南北走向,構成洛河與涇河的分水嶺,是高出黃土高原的基巖山地之一,海拔1500~1600米,主峰1687米;東部黃龍山,大致呈南北方向延伸,海拔1500米,主峰(大嶺)海拔1788.7米;中部勞山,呈西北——東南走向,平均海拔1400米,主峰(大墩梁)海拔1464米。黃龍山和勞山統稱為梁山山脈,形成延安地區地形的骨架。
氣 候
延安屬高原大陸性季風氣候,北部屬半干旱地區,南部屬半濕潤地區。冬季寒冷干燥,維持期長;春季氣溫快升多變,易有霜凍,多大風、風沙、浮塵天氣,常有春旱;夏季溫熱,雨量集中,間有伏旱,多雷陣雨天氣,偶有冰雹;秋季氣溫速降,多霧,早霜出現,有陰雨天氣。溫度日較差大,全區年平均日較差為10.9~14.9℃,志丹、甘泉最大,洛川最小。一年中,4~6月日較差較大,平均12~17℃;7~9月日較差較小,平均10~13℃。H.H伊萬諾夫濕潤度在0.41~0.79之間,7~9月大部分地區大于1.0;10月份在0.6~1.0之間;11月至次年6月小于0.6。
一、氣溫:年平均氣溫9.9℃,年平均最高氣溫17.2℃,年平均最低氣溫4.3℃,最熱月(7月)月平均氣溫23.1℃,最冷月(1月)月平均氣溫-5.5℃,極端最高氣溫38.3℃(2000年7月21日),極端最低氣溫-23.0℃(1991年12月28日)。
二、降水:年降水總量507.7毫米,一日最大降水量為139.9毫米(1981年8月15日),年≥0.1毫米降水日數為80.8天,年≥50毫米降水日數為0.8天,最多年降水量774.0毫米(1981年),最少年降水僅330.0毫米(1974年),降水主要集中在5-9月,月降水量最大值出現在7月,為114.1毫米。
三、日照:年日照時數2448.6小時,以5月最多為247.1小時,2月最少為172.7小時。年日照百分率55%,最大1月為63%,最小7月和9月為50%。
四、風:年平均風速1.7米/秒,最大風速15.0米/秒,風向東東北風(ENE),出現在1983年6月26日;年最多風向為西南風和靜風(SW,C)。
五、天氣現象日數:大風0.8天;沙塵暴1.2天,主要出現在4月;大霧11.0天,9月最多為3.0天;冰雹1.9天,主要出現在6月;雷暴27.9天,7月最多為8.0天;初霜日10月13日,終霜日4月12日,霜期182.2天。
六、日出日沒時刻:春分日出06時47分,日沒18時53分;夏至日出05時24分,日沒20時04分;秋分日出06時30分,日沒18時38分;冬至日出07時50分,日沒17時30分。
民族宗教
我市屬少數民族散雜區,常住少數民族有回、滿、蒙等27個民族4000余人,分布在全市13個縣區,主要在寶塔區、黃龍、宜川、黃陵及長慶油田、延安大學等地,其中以回族居多。外來務工經商的流動少數民族人口每年近萬人。全市有清真食品生產企業1個、餐飲點114個、綜合性超市36個、大學內設清真食堂3個。有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1個(延安民族學院舊址)、全省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2個(延安民族學院舊址、延安革命紀念館)。我市有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蘭教五大宗教。有審批登記宗教活動場所116處、教職人員125人、信教群眾10萬余人。全市有愛國宗教團體8個(市級1個、縣級7個),正在籌備的愛國宗教團體3個(市級2個、縣級1個)。有全國第一批宗教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1個(寶塔區清真寺)、首屆全國創建和諧寺觀教堂先進集體1個(安塞縣弘法禪寺)。
資源狀況
礦產資源
延安礦產資源豐富,發展能源化工業具備堅實基礎。已探明礦產資源16種,其中煤炭儲量115億噸,石油13.8 億噸,天然氣2000-3000億立方米,紫砂陶土5000多萬噸。延安是中國石油工業的發祥地,大陸第一口油井位于我市延長縣,石油開發已有百年歷史。“延長石油” 被授予中國馳名商標。
自然資源
延安具有發展現代生態農業的良好條件,延安土地遼闊,自然資源豐富,天然次生林163萬畝,木材蓄積量308萬立方米;以甘草、五加皮、槲寄生、牛蒡子、柴胡為主的中藥材近200種;有豹、狼、石雞、杜鵑等獸類、鳥類100余種;土地肥沃,光照充足,是世界最佳蘋果優生區。 “洛川蘋果”被授予中國馳名商標。林地總面積4338.6萬畝,林草覆蓋率57.9%。人均土地面積達27畝,土層深厚,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所產蘋果、紅棗、酥梨、羊肉、小雜糧等農產品品質優良,遠銷海內外。
人文資源
歷史的潮汐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延安豐厚的人文旅游資源,掩映在蒼松翠柏中的軒轅黃帝陵,是炎黃子孫尋根祭祖的民族圣地,雄奇壯美的壺口瀑布,象征著中華民族自強不息,勇往直前的民族精神。北宋時期開鑿的清涼山萬佛洞和鐘山石窟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特別是歷時千年開鑿的鐘山石窟,專家們稱它完全可以和敦煌相媲美。
舉世聞名的棗園、楊家嶺、王家坪等一大批革命舊址,吸引了國內外的游客。這一孔孔土窯洞、石窯洞和低矮瓦房,曾是指揮千軍馬的司令部。
數千年的歷史文化積淀,孕育了韻味淳厚的黃土風情文化。粗獷豪放的延安腰鼓,高亢激越的陜北民歌,古樸精美的民間剪紙,熱烈歡快的陜北大秧歌,無不寄托著延安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希冀。
旅游資源
延安人文旅游資源獨具特色,發展旅游業具有廣闊前景。以中華民族圣地黃帝陵、中國革命圣地延安、黃河壺口瀑布、黃土風情文化為主體的旅游資源馳名中外,陜北民歌、陜北大秧歌、安塞腰鼓、農民畫、剪紙等民間藝術久負盛名,是西部地區獨具魅力的旅游勝地。市內有歷史遺跡5808處,革命舊址445處,珍藏文物近7萬件,是全國愛國主義、革命傳統和延安精神三大教育基地,國務院首批命名的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游城市。
……
日期:2016-10-30 14:30:45 | 分類:地圖資訊 | 評論:0 | 瀏覽:
- 相關文章:
FIFA世界排名: 阿根廷第1 德國巴西超過比利時 (2016-10-30 14:29:1)
黑海航線介紹及說明 (2016-10-30 14:27:1)
臨沂今年再次入圍中國百強城市 位列第61位 (2016-10-30 14:23:49)
宇宙視角看地球 (2016-10-30 14:23:1)
非洲這個國家戰斗力最強,竟然是中國人教出來的 (2016-10-30 14:20:1)
? 2016-2025 豫ICP備16006179號-33 power by MuGong 谷歌衛星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