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使用谷歌衛星地圖。
雖說都是脫胎于草馬路,但今天我們先來講講江北岸東草馬路的故事
DEEPIN寧波,讓我們繼續來尋找(寧波)地鐵2號線,正大路站附近的故事。
聊完了人民路旁,還在努力改造中的德記巷歷史文化街區,今天我們接著向北,在快接近慶豐橋底的位置,東鷹賓館對面,有一條小路隱藏在層層綠樹和老建筑中,他就是我們今天的主角了——東草馬路。
一聽這名字,大家肯定能立馬意識到,這東草馬路絕對是組合中“單飛”出來的。沒錯了,因為在不遠處還真有一條與之對應的“西草馬路”,如果真要說名氣和歷史,東草馬路和西草馬路絕對是比不了的,但好在他倆源出一脈,而且西草馬路上的故事,我們放到之后的地鐵線路聊,所以就算是“廉價”東草馬路了。
東西兩條草馬路的祖宗都可以追溯到清光緒年間,外國人在咱寧波造的第一條馬路——草馬路。在大英博物館里,有一張18世紀末的寧波地圖,上面標明的是當時寧波城洋人居留地的所在。我們在之前說過,洋人居留地并非租界,雖然是供洋人自由居住的地方,但主權仍舊是咱中國的,歸清政府管轄。在老外灘、桃渡路和槐樹路一帶,是密集的洋人住所,而東北方向則是專門辟出來的,我們后面會聊到的洋人墓地。所以雖然江北岸開埠了,但繁華是南邊的,北邊這一片仍舊荒涼,洋人從居住地前往墓地的交通很不方便。
于是在天主教堂的組織下,洋人們便“自力更生”地修建了一條從槐樹路北端的浮石亭,到泗洲塘的馬路,因當時道路兩邊舉目望去皆是荒草,便“潦草”地取名為了“草馬路”。
1933,草馬路再次東拓,也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白沙路港區到人民路之間的這一段,因為后來的部隊駐扎,1966年時,整條草馬路還被改叫為了“紅星路”,但也正是由于部隊的關系,到了1974年,因駐軍營房的建設,草馬路被一分為二,西草馬路和東草馬路由此而來,一直沿用至今。
好了,今天關于東草馬路就聊到這里吧,西草馬路,以及曾經草馬路上的故事,我們放到之后的線路再聊,明天講一所學校,憋了好久,該他出場了,關注我,咱不見不散。
DEEPIN寧波,跟我一起逛寧波,感受寧波底蘊。
日期:2023-7-14 14:54:25 | 分類:地圖資訊 | 評論:0 | 瀏覽:
- 相關文章:
西雙版納以熱帶雨林自然景觀和少數民族風情而聞名于世 (2023-7-14 14:24:38)
內蒙古區劃調整設想,蒙東設省,阿拉善烏海合并,拆分錫林郭勒盟 (2023-7-12 14:51:4)
世界貧窮國家排行榜前十 (2023-7-11 14:47:21)
廈門到底是個小城市還是大城市? (2023-7-8 14:56:7)
衢州發布市區便民地圖 (2023-7-8 14:35:13)
? 2016-2025 豫ICP備16006179號-33 power by MuGong 谷歌衛星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