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使用谷歌衛星地圖。
衡水打造生態環保“數字地圖”
“桃城區泰華未來城五區工地南門監測點,PM10濃度為188.97微克/立方米,與同時段PM10小時平均濃度相比,差值為165.47微克/立方米。”近日,衡水市生態環境指揮中心內一條揚塵二次報警信息引起工作人員的注意。
隨即,指揮中心工作人員將報警信息發送給了桃城區揚塵治理網格長肖梅。經過全面細致的排查,原來該區域揚塵監測數據異常升高,是由于一處物料苫蓋不全造成的。在肖梅和揚塵治理網格員的監督指導下,涉事工地迅速對相關裸露物料進行了苫蓋,不到半小時,該區域的PM10監測數據便恢復正常。
從超標報警到任務完成處置,這一預警處置過程歷時1小時35分鐘。高效解決環境污染問題,得益于該市建立的以生態環境指揮平臺為核心的生態環境監管體系。
“對于當前污染防治工作來說,如何精準發現環境問題,是最大的難題。如果全部依靠執法人員人工排查,從發現問題到解決問題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甚至會錯過最佳的處置時機。”指揮中心工作人員趙曉蕊說,他們在全市400余個施工工地設置揚塵檢測點,并選聘環境監管網格員,依托“線上+線下”的網格化監管模式,實現重點區域揚塵污染指數監測全覆蓋,為大氣污染防治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撐。
在位于衡水市生態環境局的生態環境指揮中心,300寸的電子屏幕占據了整整一面墻,建筑施工PM10實時數據,重點涉氣排放單位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等污染物的排放情況等各種大氣監測數據不斷更新,一目了然。
據了解,該指揮平臺整合了22個獨立的業務系統,除400余個施工工地揚塵監測點外,還設置了162個空氣監測站、22個水環境自動監測站、261套秸稈高點攝像頭、200余家重點污染企業在線監測、51家涉VOCs重點排放企業監測、4套移動污染源監控系統、1200余輛渣土車軌跡定位,通過地理信息技術將大氣、水、土、車、塵、固廢等相關環境監管數據進行匯總,形成了一張生態環境保護“數字地圖”。
同時,該市在各縣市區還配套建設了13個分指揮中心,并打造了一支2萬余名的網格員隊伍。中心與分中心之間、中心與網格員之間可實時指揮調度,實現了大氣污染防治“實時監測、數據分析、指揮調度、審核反饋”全流程線上管理。
今年,該市生態環境局再次將指揮平臺進行完善提升,重點污染源在線排放模塊、工業企業用電量模塊、污染源電子地圖模塊等功能相繼上線,同時實現了水預警平臺與土壤管理平臺的數據對接……系統整合與數據融合,實現了環境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全面提升。截至目前,衡水市空氣質量綜合指數為4.43,PM2.5平均濃度較2021年同期下降3.0%。
日期:2022-7-18 14:49:26 | 分類:地圖資訊 | 評論:0 | 瀏覽:
- 相關文章:
區分純電/汽油/柴油/混動 Google Maps幫你規劃最省油/省能量路線 (2022-7-16 9:48:15)
濰坊:電子地圖助力人社政務服務精準導航 (2022-7-15 14:21:39)
看Google地圖如何將用戶從停車罰款中拯救出來 (2022-7-14 9:7:15)
地圖看世界;小小的丹麥,竟然有貳百萬平方公里的海外領地 (2022-7-13 14:45:15)
Google以BTS街景游慶祝粉絲團“ARMY”成立九周年 (2022-7-9 4:1:15)
? 2016-2025 豫ICP備16006179號-33 power by MuGong 谷歌衛星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