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使用谷歌衛星地圖。
百里碧道”盤活“一條魚”
花萼濕地公園碧道
4月15日,“行走新巴蜀”四川日報全媒體采訪小分隊來到位于沱江上游的史家至沱江四橋沱江右岸綜合整治工程現場。在這里,2.4公里長的“史家碧道”建設正進行最后沖刺。作為內江“百里碧道”的組成部分,“史家碧道”將在7月建成投用。
何為“百里碧道”?內江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城建科科長高敏指著江面解釋,碧道就是沿河湖、水庫等水際岸線建設的綠道,正在開展的“百里碧道”建設工作,是內江建城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碧道建設行動。
根據建設方案,內江今年底將完成碧道建設100公里,到2025年擁有碧道150公里,2030年達到500公里以上。屆時,將全面呈現濱水宜居公園城市風貌。
“沱江是這樣穿過內江的。”高敏攤開內江地圖,沿沱江從上游到下游奔流的方向,細數起內江的河湖資源,“中心城區就有‘一江五庫十一河’,沱江流經內江城區留下九曲十一彎,成為貫穿全市的風景線。”
內江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副局長朱宇認為,內江“百里碧道”建設的背后,是寫好治水、用水的綠色生態文章,它不僅向沱江主河道上下游、左右岸延伸,也向支流、湖泊、水庫等全方位延伸。
“如果把內江比作一條魚,沱江和其他大小河流、湖庫分別猶如魚的脊柱、魚骨大刺和小刺。”朱宇給出了形象的比喻,碧道建設就是為了盤活這條“魚”,把此前內江相對獨立的濱水空間資源串聯起來,讓“魚”因水變“活”、城市因水而有靈氣,塑造出一個更具整體性的綠色生態空間。
建好的碧道,當下已成為市民熱衷的打卡地。“走!去花萼濕地公園看看,這是附近居民眼中的‘網紅’!”高敏興致勃勃邀請采訪小分隊前去參觀。
在沱江畔占地350畝的花萼濕地公園,一路行來,3.4公里的碧道兩旁,景觀植被郁郁蔥蔥,來往的市民或賞景拍照,或慢跑鍛煉,十分愜意。家住附近的唐先生一邊散步,一邊拍下濱江美景照片。“上午來這里一邊晨練一邊欣賞沱江風景,開啟一天的好心情。”他說。
在花萼濕地公園,更大規模的濱水空間將從這里擴展。朱宇指向沱江對面的鄧家壩片區,“我們將在鄧家壩片區建成鄧家壩島頭公園,包含5公里碧道,與花萼濕地公園隔江相望。兩大公園與此前已建成的清溪濕地公園串聯起來,在城區形成超過3000畝的環狀生態走廊。”
日期:2022-4-25 14:2:56 | 分類:地圖資訊 | 評論:0 | 瀏覽:
- 相關文章:
廣西行政區劃圖和行政區劃簡冊出版 (2022-4-24 14:32:55)
揚州:“招商地圖”精準“導航” 按“圖”尋寶 沿“鏈”招商 (2022-4-19 14:55:36)
太平洋第一大島,為何印尼和巴新各占一半? (2022-4-18 14:39:48)
世界最擁擠的首都,1.5平方公里的小島生活著15萬人 (2022-4-14 14:59:43)
陜西的“天府之國”,人口321 萬,位于中國中心,環境好,氣候好 (2022-4-13 14:38:23)
? 2016-2025 豫ICP備16006179號-33 power by MuGong 谷歌衛星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