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使用谷歌衛星地圖。
十四張四川眉山歷朝行政區劃圖,先有彭山后有眉山
圖中虛線范圍為當代眉山市的行政區劃范圍。秦朝時的眉山地區均屬蜀郡管轄,境內的武陽縣是眉山地區最早設置的縣級行政機構,也是當時眉山境內唯一的縣級行政機構。武陽縣位于今天的彭山區武陽鄉附近,后幾改名稱,幾遷治所,在唐玄宗時期改為彭山縣至今。
西漢時期的眉山地區,除了洪雅一帶屬于蜀郡,其余主體均屬新設置的犍為郡。
東漢時期的眉山地區與西漢時期變化不大,但犍為郡的治所遷到了武陽縣。東漢大部分時期是郡縣二級制(除了黃巾之亂以后),也就是說這會彭山的前身武陽相當于現在的省會城市。同時設置了蜀郡屬國。屬國是漢朝為管理歸附的少數民族特設的行政機構。
蜀漢時期這一帶的變化在于蜀郡屬國改為漢嘉郡。
西晉統一后這一帶基本沒變化。
南北朝時期行政區劃混亂,所以不列圖。但眉山市區的行政建制起源于南齊時期設置的齊通左郡。到隋朝統一穩定后,成了圖中的行政區劃。東部歸隆山郡所轄,治所在仁壽。西部歸眉山郡所轄,此時的治所在龍游(今樂山市區)。不過這個眉山郡應算是樂山市行政建制的起源,而不是眉山市。
唐高祖時期,改眉山郡為嘉州,后再從嘉州分出眉州。這個眉州治所在通義縣(今眉山市區),他才是如今眉山市行政建制的起源。注意這的區劃,這個眉州是眉山市建政的起源,上圖的齊通左郡是眉山市區(東坡區)的建政的起源。至于原因,圖集這里篇幅有限,不能細說。
到了宋朝,嘉州又取得洪雅一帶的管轄區。仁壽和井研一帶因為產鹽,改為陵井監,治所還是在仁壽。可以看出,唐宋時期眉山地區長期是存在兩個二級(對應現在的地市級)行政單位的。
元朝時期被兩分,仁壽一帶歸成都路,其余主體地區歸嘉定府路。
明朝時眉州又重新成了二級行政單位,管轄著如今的市區、彭山、青神、丹棱一帶。洪雅一帶依然歸嘉定,仁壽一帶歸成都。
清朝時期,除了仁壽一帶歸資州所轄,其余地區與明朝時期無變化。
民國初,分屬建昌道和永寧道。
建國后,仁壽一帶歸內江專區管轄,其余歸樂山專區管轄。但需要說明的是,1950年-1953年存在一個眉山專區,轄眉山、彭山、青神、夾江、洪雅、丹棱、名山、蒲江、邛崍、大邑等地。但因為存在時間太短,不具有代表性,所以不單獨列圖。
隨著1997年設立眉山地區,2000年建市,眉山市逐漸成如今的行政區劃。關注一下可查看更多系列圖集,您的支持是作者更新的動力。
日期:2020-8-17 14:12:40 | 分類:地圖資訊 | 評論:0 | 瀏覽:
- 相關文章:
廈門市很小本是誤解:有6個市轄區、1500平方公里,比峴港市還大 (2020-8-17 14:1:19)
江河湖海俱全的省,江蘇省 (2020-8-16 14:31:27)
湖北省西部雙城襄陽、宜昌發展較好:避免南方內陸省份的一城獨大 (2020-8-16 14:12:24)
九江、中山、宿遷三市未來更看好誰的發展?附熱力地形圖 (2020-8-15 14:15:17)
長春、松原、吉林,“2020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誰會最終入選? (2020-8-15 14:13:34)
? 2016-2025 豫ICP備16006179號-33 power by MuGong 谷歌衛星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