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使用谷歌衛星地圖。
川東北區域中心——南充的經濟發展前景
南充市地圖
南充有“果城”之稱,源于夏代聚居嘉陵江中游的“有果氏”部落國。
1950年1月,南充專區成立(專署治岳池縣九龍鄉),轄岳池、南充、蓬安、營山、武勝、西充、南部、儀隴等8縣;3月,析南充縣置南充市(縣級),由川北行署區直轄。1952年,撤銷川北行署區,并入四川省,南充市劃歸南充專區。1953年,南充市改為省轄市,由南充專區代管;3月,原廣元專區所轄蒼溪、閬中等兩縣及原大竹專區所轄廣安縣劃入南充專區。1970年,南充專區更名南充地區。1978年,析岳池、廣安二縣部分鄉鎮,設立華鎣工農區;1985年2月,撤華鎣工農區,建立縣級華鎣市。1986年,蒼溪縣劃歸廣元市。1991年,撤閬中縣,建立縣級閬中市。1993年7月,撤南充地區,南充市(縣級)和南充縣,建立地級南充市,原縣級南充市和南充縣重現調整行政區劃,建立順慶、高坪、嘉陵等3個市轄區;析華鎣市、廣安縣、岳池縣、武勝縣和達縣地區的鄰水縣,設立廣安地區(1998年,升格地級廣安市)。目前,南充市轄西充、南部、儀隴、營山、蓬安等5縣;順慶、高坪和嘉陵等3區,代管縣級閬中市,幅員12477平方千米。2019年底,全市戶籍總人口723.71萬萬人。
南充絲二廠舊址
南充的絲綢業歷史悠久,享“絲綢之都”美譽。秦漢時期,絲綢業開始成為南充經濟的一大支柱;至唐宋,絲綢產業高度繁榮。民國初年,南充等縣先后建立了繅絲廠,奠定了近代紡織工業雛形。1915年,南充吉慶絲廠的生絲首獲巴拿馬國際博覽會金獎;1926年,六合絲廠(張瀾等人創辦)的“金鹿”牌蠶絲再度榮獲巴拿馬國際博覽會金獎。百年企業“南充絲二廠”(六合絲廠),被稱為“世界繅絲業大廠之最”,南充的絲業享譽海內外。30年代至解放前夕,南充發展了零星工業企業。50年代,南充建立了動力機械廠、南充鐵工廠、食品罐頭廠和煉油廠,初步發展了石油冶煉、機械制造、食品加工等產業。三線建設時期,南充地區遷入一些軍工企業;建立了制藥、石化和棉紡企業。八十年代,南充的工業得到較快發展。九十年代初,南充棉紡廠和絲二廠職工數萬,產值超億元,一度輝煌。新世紀初,南充的機械、紡織等傳統產業遭遇市場經濟沖擊,陷入困境;由動力機械廠發展而來南充齒輪廠徹底倒閉。經過二十年的經濟改革轉型,技術改造傳統產業,調整產業結構和優化區域布局,初步構建了汽車汽配、油氣化工、絲紡服裝產業集群、培育電子信息、新材料、高端裝備制造、生物醫藥、節能環保等戰略性新興產業。
2019年,南充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2322.22億元,在四川省21個市州中第5位;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2947.68億元;2019年,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23.32億元,外貿進出口總額約65.6億元。
南充市地處四川盆地東北部,嘉陵江中游,國道318線貫穿市域,距離成都約240千米,重慶約200千米。自建國四十余年間,水路航運噸位低,公路網絡不發達,囿于交通瓶頸,一定程度制約了經濟社會發展。1997年,達(縣)成(都)鐵路通車,極大的緩解了南充交通不暢。新世紀后,蘭(州)渝(重慶)鐵路建成通車,規劃的成達萬高鐵貫穿市域東西,南充成川東北鐵路樞紐。滬蓉高速(成都-遂寧-南充-廣安)、成(都)巴(中)高速、張(家界)南(南充)高速(南充-大竹-梁平)高速、南(充)渝(重慶)高速、遂(寧)西(充)、綿(陽)西(充)高速貫穿境域。嘉陵江千噸級航運直達重慶,進入長江航道。近年來,加快城鎮化建設,南充市中心城區面積達145平方千米,常住人口近100萬。2019/2020年冬春航季,南充高坪機場開通6條航線,國內通航城市12個。
南充高速公路網絡圖
南充市的旅游景區主要有閬中古城、朱德故里、桑梓旅游區、升鐘湖、西山風景區等。
閬中古城—中天樓
朱德故里
西山景區—開漢樓
南部縣升鐘湖
高等教育方面,南充市有西南石油大學、西華師范大學、川北醫學院、南充職業技術學院等五所高校。
西南石油大學
西華師范大學
南充區位圖
總體評價,南充具備一定的區域經濟輻射能力, 算得上成渝城市群的重要節點城市,是川東北經濟、物流、商貿和金融中心。與四川其他老工業城市類似,在本世紀初期陷入傳統產業結構轉型困境中,一度工業經濟萎靡。不過,在近二十年的升級轉型,培育了新型產業,取得較為顯著的成效,加之市域轄區廣,人口總量大,交通較為便捷,經濟發展較快。在四川省地級城市中,居第二層次前列。
不過,南充市的經濟發展存在工業產業薄弱的困境,機械、化工等傳統產業長期低迷,新型產業缺乏競爭優勢。縣域經濟發展不平衡,順慶區經濟發展強勁,而儀隴、營山、西充等縣經濟總體偏低;工業產業較弱。近年來,隨著新型城鎮化的推進,因支柱產業薄弱,就業不足,南充市所轄縣(市)面臨著人口凈輸出的問題。
不過,南充可以充分發揮交通便捷的優勢,主動融入成渝經濟區;持續推進城鎮化建設,構建百萬人口大城格局;充分發揮高校教育資源,推進科教與產業融合發展;加快新型園區建設,引進龍頭企業,做強工業支撐,建設成渝經濟區北部中心城市。
日期:2020-6-6 14:26:53 | 分類:地圖資訊 | 評論:0 | 瀏覽:
- 相關文章:
史上收錄最全的“潮汕之最”!你是否都知道? (2020-6-6 14:24:32)
東帝汶與西帝汶,為何同島不同命? (2020-6-5 14:53:36)
河南新鄉是一座怎樣的城市? (2020-6-5 14:47:19)
探討保定市為何城市分級高于揚州市:人口數量多,而且有雄安新區 (2020-6-5 14:44:45)
川黔邊城赤水民國時期啥樣,一張民國貴州遵義赤水縣城地圖告訴你 (2020-6-5 14:39:56)
? 2016-2025 豫ICP備16006179號-33 power by MuGong 谷歌衛星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