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使用谷歌衛星地圖。
阿富汗是我們的鄰國,瓦罕走廊是如何形成的?
如果沒有瓦罕走廊,我們和阿富汗不會接壤。很多時候,對著地圖冥思苦想,類似阿富汗這樣奇形怪狀的國境線到底是怎樣形成的呢?這個位于中亞的國家,東部地區幾乎被塔吉克斯坦和巴基斯坦完全阻斷,但卻硬生生地從兩個“斯坦”之間伸出一只觸手與中國為鄰。
如果從塔吉克斯坦或巴基斯坦的角度來看,任何一方似乎都有望與對方接壤,但偏偏被瓦罕走廊橫切一刀。那么這個“任性”的通道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呢?
瓦罕走廊介于興都庫什山以北,帕米爾高原以南,全長四百公里,最窄處只有十五公里寬。事實上,這條狹長的走廊不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是英國與俄國相互妥協的結果。十九世紀的沙皇俄國早已翻過烏拉爾山,將勢力蔓延到遼闊的中亞和北亞,這其中就包括今天的中亞五國。當沙皇軍隊站在塔吉克斯坦的土地上向南遙望印度洋時,擋在面前的第一個障礙就是阿富汗。
而此時大英帝國也已經將南亞次大陸劃入版圖,這個時候根本沒有印度與巴基斯坦之分,所以站在今巴基斯坦的土地上,英國士兵與俄羅斯只隔著一個阿富汗。處在這樣一個尷尬的位置上,阿富汗被英俄兩國反復爭奪,最終在勢均力敵的前提下,雙方只能坐下來與對方談判。為了避免擦槍走火,在兩邊的勢力范圍之間就需要劃定一個緩沖區,于是瓦罕走廊應運而生。
值得一提的是,此時的瓦罕走廊并不屬于阿富汗、塔吉克斯坦或英屬印度之間任何一方,而是大清帝國的領土。但十九世紀末的清廷是什么樣子,我不說你也知道。1895年3月,英國與沙俄簽訂在帕米爾地區劃分勢力范圍的協議,其中就有將瓦罕走廊割讓給阿富汗作為雙方緩沖區的條款。而這個時候距離大清同日本簽訂《馬關條約》只有一個月,羸弱的清朝廷除了向英俄提出抗議之外,一兵一卒都派不出去。
如今歷史已成往事,淡去了帝國時期的硝煙彌漫,此刻的瓦罕走廊成為華夏文明與西方文明溝通的重要渠道。從位置上看,阿富汗地處東亞、西亞、中亞和南亞的匯聚之處,屬于四戰之地,自進入近代以來就是各方勢力爭奪的對象,其戰略意義不言自明。
而瓦罕走廊又是阿富汗與我國唯一相連的陸上通道,如果得到充分開發,那么阿富汗的豐富礦產資源就能夠通過這條走廊源源不斷輸出來,對于中阿的經濟發展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日期:2020-3-29 14:47:36 | 分類:地圖資訊 | 評論:0 | 瀏覽:
- 相關文章:
衛星上看來賓:廣西GDP最低的城市,20年前還是一個縣 (2020-3-29 14:25:45)
城市發展方向的抉擇:2020年后,臺州的中心區或向南再次推進! (2020-3-29 14:7:32)
大家都樂意分家,為何疆域廣闊的哈薩克斯坦,當年死活不想獨立 (2020-3-29 14:7:10)
黃岡市黃梅縣位于湖北省東南:距離市區很遠,距離江西省九江市近 (2020-3-28 14:44:39)
山西陽泉市的“母縣”,縣城緊鄰市區,擁有娘子關景點 (2020-3-27 14:31:14)
? 2016-2025 豫ICP備16006179號-33 power by MuGong 谷歌衛星地圖